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又称商业智慧或商务智能,指用现代数据仓库技术、线上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实现商业价值。
商业智能BI的特点:
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是不会实施商业智能这种经营模式的,因为在商业智能BI发展初期其不仅程序复杂、操作复杂,还容易出现崩溃现象,是很多企业自己无法解决的。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商业智能BI化也经过了一次次的改革和升级,变成了现在通俗易懂、易于操作的智能化经营模式,其特点主要有灵活性、可配置性以及可变化性三大主要特点。
商业智能BI被誉为是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和大量信息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经营者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和决策的工具,所有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会像以往那样死板、固守。而在灵活性的基础之上,其可配置性和可变化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增强数据资产准确度和价值而言,将数据质量规则与活动(探查、清洗和监测)和MDM流程相集成显得十分关键。在启动任何MDM项目之前,您都需要了解源数据的内容、质量和结构。在数据源进行的数据探查使数据管理员和数据仓库管理员能够在数据进入MDM系统之前,快速发现和分析跨所有数据源的所有数据异常。此流程可极大加快从MDM实施中获取价值。
由于数据清洗增强了数据的准确度,带来了数据完整性,并从源头增进了数据的可信度,因此数据清洗改善了MDM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一旦源数据进入MDM系统,它将接受数据质量处理,其中包括验证、更正和标准化。MDM系统存储了在数据清洗前后的整个历史记录,从而开发人员不必再跟踪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沿袭。
目录
第一章 商业智能(BI)相关概述
第一节 商业智能(BI)特点及意义涵盖
第二节 数据质量与商业智能
一、数据质量在商业智能中扮演的角色
二、数据质量水平与商业智能的关系
三、数据质量与五种形式的商业智能
第三节 商业智能(BI)功能
一、读取数据
二、分析功能
三、丰富画面
四、数据输出
五、定型处理
第四节 商业智能(BI)应用范畴
一、销售
二、商品
三、人员
第五节 实施商业智能系统流程
第六节 商业智能(BI)应用企业效益分析
第二章 商业智能(BI)原理及商业价值创造路径研究
第一节 商业智能发展阶段
第二节 商业智能应用企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企业效益
三、社会效益
第三节 商业智能(BI)产业链条解构
一、BI产业链解构模型
二、BI产业链构成现状及特点
三、BI产业链关键环节现状剖析
四、BI产业链发展趋势
第四节 商业智能(BI)商业价值创造路径
第三章 2021年全球商业智能(BI)产业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2021年全球商业智能(BI)产业运行环境浅析
第二节 2021年全球商业智能(BI)产业市场透析
一、商业智能引领全球企业信息化
二、商业智能软件厂商
三、制造业是商业智能的重要市场
第三节 2021年世界各地区企业对商务智能(BI)应用状况分析
一、欧洲
二、亚太
第四节 2022-2026年全球商业智能的五大预测
第四章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解析
第一节 2021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四、恩格尔系数
五、工业发展形势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七、财政收支状况
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九、对外贸易&进出口
第二节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一、商业智能领域政策法规解析
二、相关行业政策
第三节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市场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节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第五章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第一节 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现状特征
第三节 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的全球基调
一、信息技术促使商业模式变革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商业理念的传播与变革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商务贸易往来
四、全球产业分工与各国产业升级
第四节 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PEST分析
一、改革30年造就数量庞大的企业群体
二、集约化经济转型
三、国内IT技术进步与国外技术引进
四、IT创造价值观念慢慢渗透各行各业
第五节 主要发达国家商业智能(BI)发展现状及价值创造启示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洲国家
四、印度
第六章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业运行总况
一、商业智能软件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商业智能和业务流程管理的集成分析
三、中小企业实施商业智能的挑战与收益
第二节 2021年中国企业对商务智能的应用聚焦
一、保险企业中商业智能技术的应用
二、大型零售企业如何选型商业智能方案
三、应用商业智能可以大幅提升水泥企业的管理效率
四、BI在寿险行业的应用
第七章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核心产业链环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一节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两个核心产业链环节
第二节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软件研发制造环节子行业
一、商业智能(BI)软件研发制造演变历程
二、商业智能(BI)软件类型结构现状
三、中国商业智能(BI)软件研发制造现状及特征
四、中国商业智能(BI)软件研发制造竞争格局分析
五、2017-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软件经营规模统计分析
六、中国商业智能(BI)软件需求规模预测
七、中国商业智能(BI)软件研发制造发展趋势
第三节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应用服务环节子行业
第八章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的重要市场——制造业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重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二、先进制造业是带动经济转型的关键
第二节 2021年中国制造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化进程
二、制造业增长趋稳
三、大项目加速高技术制造业聚集
四、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五、大批国外制造商在华建立了生产基地
六、高端装备制造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
第三节 未来制造业发展对商业智能(BI)需求及推动作用分析
第九章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主要应用行业需求形势调研
第一节 2021年中国商业职能(BI)需求现状分析
一、中国商业智能(BI)需求特征分析
二、中国商业智能(BI)主要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电子政务商业智能(BI)
第三节 零售业商业智能(BI)
一、零售业数据处理需求特征
二、零售业信息化管理发展演变
三、零售业商业智能(BI)发展动因
四、零售业商业智能(BI)发展现状
五、零售业商业智能(BI)应用实施过程分析
六、零售业商业智能(BI)发展趋势
七、零售业商业智能(BI)案例研究
第四节 保险业商业智能(BI)
第五节 银行业商业智能(BI)
第六节 大中型制作业商业智能(BI)
第十章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投融资与并购趋势研究
第一节 中国商业智能(BI)投融资与并购特征分析
一、投资规模分析
二、投资主体分析
三、投资特点分析
四、投资方式及回报分析
第二节 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投融资与并购趋势分析
第三节 商业智能(BI)投融资与并购案例分析
一、IBM收购商务智能软件公司Cognos
二、IBM收购Aptsoft公司
三、SAP并购BusinessObjects
第十一章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国外主体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IBM
第二节 SAP
第三节 BO
第四节 甲骨文
第五节 Sybase
第十二章 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国内主体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金蝶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运营动态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投资前景研究
第二节 用友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运营动态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投资前景研究
第三节 创智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运营动态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投资前景研究
第四节 博科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运营动态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投资前景研究
第十三章 2022-2026年中国企业引进商业智能(BI)及行业前景调研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商业智能(BI)发展趋势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商业智能系统发展趋势
一、功能上具有可配置性、灵活性、可变化性
二、解决方案更开放、可扩展、可按用户定制,在保证核心技术的同时,提供客户化的界面
三、从单独的商业智能向嵌入式商业智能发展
四、从传统功能向增强型功能转变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商业智能产业新趋势探析
一、传感技术无处不在
二、普及化的BI
三、数据集市到集成数据仓库
四、关注非结构化数据
第十四章 2022-2026年中国企业引进商业智能(BI)及行业前景调研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企业引进商业智能(BI)模式SWOT分析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前景调研分析
一、中国商业智能(BI)投资价值研究
二、中国商业智能区域投资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商业智能(BI)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一、资金风险
二、技术风险
三、市场风险
四、整合风险
第四节 投资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 1:2017-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图表- 2:2017-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3:2017-2021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分析
图表- 4:2017-202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
图表- 5:2017-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
图表- 6:2017-202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
图表- 7:2017-2021年中国人口性别分布情况
图表- 8:2017-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软件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 9:2022-2026年中国商业智能(BI)软件市场规模预测额
图表- 10:2017-2021年中国商业智能(BI)市场投资规模分析
图表- 11:2017-2021年金蝶国际软件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图表- 12:2017-2021年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图表- 13:2017-2021年创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图表- 14:2017-2021年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商业智能技术自80年代北美开始使用以来,在国际上已经成为金融及其他领域中许多企业参与竞争的必备工具。然而,商业智能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起步较晚,整体应用水平不高。如何提高我国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能力、改进市场营销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商业智能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商业智能技术市场缺乏理解和警惕:商业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报告和提取、转换、装载等技术工具市场并不稳定,厂商合并和技术合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弱小的厂商就会面临强大的市场压力和被兼并的风险。因而企业在选择各种软件的时候,不得不考虑软件厂商的稳定性和生存率。
未来BI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现有的初步应用如报表分析、数据集成,向深度和广度应用发展,数据仓库建模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应用将实质性推开。
未来的BI产品将把数据仓库建模以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实质性地应用进来。同时BI技术将与ERP、CRM、企业门户等技术相融合,形成集成化的产品。尤其在面向中小企业用户的企业管理软件方案中,ERP、CRM厂商会将BI方案嵌入到自己的ERP或CRM系统中。而整合了企业门户的BI产品,在人们缺少时间、必须将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决策规则上的年代,可以减少作决策时必须分析的数据量。
在价格方面,BI软件一直处于高端价位,提供给信息化建设“贵族”使用。而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中、低端客户,也希望花上几十万就可以上一套BI软件。因此无论是国际BI厂商还是国内BI企业都针对高、中、低端用户呈现出不同的价格策略,总体价位呈现下降趋势。这为国内更广大的企业应用BI产品提供了可能。
中国的BI市场从开始就经历了一个激烈竞争的时期,高端市场被国际大厂商所占据,低端市场是国内的BI厂商及行业的ISV及集成商在竞争。中国的BI市场可能在低端市场初步出现像用友、金蝶在财务套装软件那样的格局,几个大的国内BI厂商凭借本地化和销售网络占据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大的行业市场里,BI将会与解决方案融合在一起,市场被行业的ISV所把持。
未来BI厂商将面临激烈而现实的市场竞争。营销手段、产品研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多的软文宣传、研讨会(包括行业研讨会)、新品发布会、巡讲以及联合、并购等将会在未来中国BI市场里上演。多种多样的营销方式将让人目不暇接。
目前,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BI软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其它四地区的市场份额相对偏低。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由于电信、金融、政府等行业信息化水平较高,积累了大量数据,渴望从这些数据中获益,今后仍是BI软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但随着BI软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户认知度的提升,各BI软件供应商将致力于开拓其它区域的市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实施,将促进西部和东北地区对于交通、能源、电信、电子政务的建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于BI软件产品及应用的需求,从而为BI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虽然在垂直市场上,大型企业依然是BI的应用主体,但是中小企业的BI应用需求开始释放。中小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建设,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国内广大的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对管理软件旺盛的需求态势,必将成为未来国内BI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一流的BI厂商BO公司和国内BI领域佼佼者菲奈特公司已经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应用的BI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