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庄严的承诺,同时也是十分沉重的责任。一方面,它标志着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它标志着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必须成为这一场革命的当事人、参与者、奉献者和受益者。
2、抓好试点,树立典型
深圳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住建部支持将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优先在深圳试验,引导相关项目优先落户深圳,并及时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圳负责承接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和示范任务。同时,住建部支持深圳市将每年一次的“光明论坛”提升规格,使其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平台。在条件具备的省市、地区、行业中及各省,都应有目的的选择试点和典型,扎实推进,建之有效,确保我国经济在低碳经济促进下又好又快发展。
3、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
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要改善环境,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为确保全社会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使“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顺利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国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经济指导机构”。
4、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术理论;系统的产业、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训。
5、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6、处理好“一抓”“三防”关系
“一抓”就是抓低碳经济建设;“三防”就是防一哄而起、防乱上项目、防浪费。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在开始时就让各级政府、行业、社会头脑清醒、思路明确、认识一致、步调统一。”
7、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及舆论监督工作
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关系,经常向社会通报减排进展、成效与不足,同时要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号令及时进行相关报道和揭露。开通低碳经济网络专线,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发挥人民群众“低碳经济”主人翁作用。
8、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低碳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在新上项目、投资方向、减排成效等工作中,充分尊重人大、政协的审批、监督权力和作用。除经常组织代表、委员视察新上低碳经济项目外,在每年两会上都应由政府向代表、委员通报“低碳经济”运行情况、“低碳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及“低碳经济”对人民幸福度的贡献率。
9、将“低碳经济”绩效纳入政府、公务员政绩考核核心内容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发展中国低碳经济要坚持三个"四",即四管齐下,四力并举,四方来源。
第一,四管齐下。因为中国已经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且排放量每年还在增长,这是因为中国两大特点,第一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第二是因为中国的能源结构90%是化石能源。根据这两条来说,实际最重要的就是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就是说要按照刚才提出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目标来进行。第二就是要发展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绿色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水能、电动汽车等等。第三是要尽量设法利用二氧化碳。最后一点是二氧化碳的普及和存储,就是所谓的CCS,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第二,四力并举。发展低碳经济,政府是要主导的,没有政府的主导,没有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的支持是不可能的。第二是要社会的参与。第三是要企业的积极努力,因为很多低碳措施都需要企业去努力实施,特别是在中国我们还没有强制排放,还是自愿排放,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低碳意识将决定着我们发展低碳的效果。最后就是个人的自觉的环保的意识。
第三,四方来源。首先是政治家,今天的政治家如果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绿色意识,就不配当政治家,所谓政治家要把环保、绿色作为他的重要的政治理念,而且要把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地球是共同的家园作为一个理念,不要只考虑自己本国的利益,要考虑整个世界环境保护的问题。第二是科技界,科技界要努力创新去发展各种低碳的措施和技术。第三是经济界要认真研究绿色经济的规律,并且从中总结出一些能够说服人的观点。最后是金融界,发展低碳经济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要有资本的支持。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资本市场、股票、债券等等的支持,还包括碳排放交易等等新的金融手段。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报告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方法
3、报告简介
第一章 产品定义与分类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分类
第三节 产品用途
第二章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低碳经济行业现状概述
第二节 低碳经济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第三节 低碳经济行业政策环境
一、 国内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可能得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
二、 国外政策
1、产品政策
2、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章 2017-2021年全球低碳经济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全球低碳经济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全球低碳经济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全球低碳经济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低碳经济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低碳经济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低碳经济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低碳经济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总体规模
一、低碳经济产业总体规模
二、低碳经济行业生产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中国低碳经济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国低碳经济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低碳经济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低碳经济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低碳经济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低碳经济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低碳经济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低碳经济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 低碳经济行业相关标准分析
第三节 低碳经济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低碳经济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二、 低碳经济行业专利技术分析
1、低碳经济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2、低碳经济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3、低碳经济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4、低碳经济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七章 我国低碳经济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21年中国低碳经济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低碳经济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低碳经济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低碳经济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低碳经济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低碳经济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低碳经济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低碳经济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低碳经济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低碳经济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低碳经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低碳经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低碳经济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八章 低碳经济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节 市场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市场壁垒
一、市场进入门槛
二、市场成长门槛
三、市场壁垒预测
第三节 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市场发展优势分析
二、市场发展劣势分析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低碳经济市场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规模
二、华东地区低碳经济市场特点
三、华东地区低碳经济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规模
二、华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特点
三、华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规模
二、华中地区低碳经济市场特点
三、华中地区低碳经济市场潜力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规模
二、华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特点
三、华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潜力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规模
二、西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特点
三、西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潜力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规模
二、西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特点
三、西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潜力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规模
二、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特点
三、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市场潜力分析
第十章 低碳经济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十一章 低碳经济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低碳经济行业的意义
第三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低碳经济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低碳经济行业的意义
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十二章 市场替代品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产品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低碳经济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品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低碳经济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市场热点深度分析
第一节 市场产业链分析及延长策略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对市场影响
第三节 低碳循环经济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四节 市场“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点
第五节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十四章 低碳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低碳经济行业政策趋向
第二节 2022-2026年我国低碳经济行业趋势分析
一、2022-2026年我国低碳经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22-2026年我国低碳经济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五章 2022-2026年中国低碳经济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低碳经济市场发展前景
第二节 2022-2026年低碳经济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需求预测
三、2022-2026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2022-2026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前景展望分析
一、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基础建设猛增带给行业的机遇分析
三、低碳经济迎来政策发展机遇
第五节 低碳经济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十六章 低碳经济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研究
第一节 低碳经济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第二节 低碳经济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策略
一、大客户直供销售渠道建立策略
二、网络经销渠道优化
三、渠道经销管理问题
第三节 低碳经济主要客户群分析
一、客户群消费特征分析
二、客户群稳定性分析
三、客户群消费趋势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低碳经济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低碳经济制造行业的投资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风险
五、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潜在风险
第二节 低碳经济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低碳经济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22-2026年低碳经济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低碳经济行业投资机遇
第四节 2022-2026年低碳经济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八章 低碳经济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低碳经济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低碳经济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低碳经济品牌的重要性
二、低碳经济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低碳经济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低碳经济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低碳经济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低碳经济经营策略分析
一、低碳经济市场细分策略
二、低碳经济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低碳经济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低碳经济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22-2026年低碳经济行业投资战略
二、2022-2026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低碳经济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低碳经济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低碳经济行业的投资建议
一、中国低碳经济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
二、中国低碳经济行业的重点投资产品
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
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总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1、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4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2、“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3、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4、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