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对外贸易分为:对等贸易: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的贸易方式;展买贸易:在本国举办的国际性博览会或集市,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进出口交易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通常被称为"三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贸易、来件装配贸易、来样加工贸易,也叫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偿还货款的本金和利息。(补偿贸易与加工贸易结合,通常称为"三来一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坚持独立自主、自匪渗力更生,逐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交流,但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相对协堡蒸缓慢。1978年,中国页悼提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曾经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回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货物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甩厦兰乐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外贸经营主体除了国有企业外,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后二者的进出口总额目前均已超过国有企业。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外贸的半壁江山。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市场格局。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231个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新世纪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入世界贸易组捉牛驼织后,中国服务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排名也进入世界前列。旅游、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势平稳,建筑、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领域的跨境服务以及承接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和国家统负盈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龙堡洪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并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新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垄断。此后,中国推行了外贸经营承包制,用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按照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199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4年1月,中国政府取消对出口的所有财政补贴,进出口企业转变为完全自负盈亏。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贸经营领域进行了企业股份化和进出口代理制试点。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与此同时,中国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2001年12月11日,历经16年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报告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方法
3、报告简介
第一章 产品定义与分类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分类
一、对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
第三节 产品用途
第二章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对外贸易行业现状概述
第二节 对外贸易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第三节 对外贸易行业政策环境
一、 国内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可能得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
二、 国外政策
1、产品政策
2、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章 2017-2021年全球对外贸易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全球对外贸易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全球对外贸易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全球对外贸易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对外贸易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对外贸易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总体规模
一、对外贸易产业总体规模
二、对外贸易行业生产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对外贸易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对外贸易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对外贸易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对外贸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对外贸易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 对外贸易行业相关标准分析
第三节 对外贸易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对外贸易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二、 对外贸易行业专利技术分析
1、对外贸易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2、对外贸易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3、对外贸易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4、对外贸易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七章 我国对外贸易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对外贸易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对外贸易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对外贸易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对外贸易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对外贸易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对外贸易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对外贸易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对外贸易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对外贸易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八章 对外贸易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节 市场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市场壁垒
一、市场进入门槛
二、市场成长门槛
三、市场壁垒预测
第三节 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市场发展优势分析
二、市场发展劣势分析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市场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规模
二、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市场特点
三、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规模
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特点
三、华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规模
二、华中地区对外贸易市场特点
三、华中地区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规模
二、华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特点
三、华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规模
二、西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特点
三、西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规模
二、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特点
三、西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规模
二、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特点
三、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分析
第十章 对外贸易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浙江物产中大元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中国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广东省东莞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节 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二节 长航集团武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三节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节 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五节 中国(福建)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六节 宁波市慈溪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七节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八节 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对外贸易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对外贸易行业的意义
第三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对外贸易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对外贸易行业的意义
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十二章 市场替代品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产品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对外贸易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品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对外贸易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市场热点深度分析
第一节 市场产业链分析及延长策略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对市场影响
第三节 低碳循环经济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四节 市场“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点
第五节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十四章 对外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对外贸易行业政策趋向
第二节 2022-2026年我国对外贸易行业趋势分析
一、2022-2026年我国对外贸易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22-2026年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五章 2022-2026年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对外贸易市场发展前景
第二节 2022-2026年对外贸易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需求预测
三、2022-2026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2022-2026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前景展望分析
一、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基础建设猛增带给行业的机遇分析
三、对外贸易迎来政策发展机遇
第五节 对外贸易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十六章 对外贸易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研究
第一节 对外贸易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第二节 对外贸易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策略
一、大客户直供销售渠道建立策略
二、网络经销渠道优化
三、渠道经销管理问题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主要客户群分析
一、客户群消费特征分析
二、客户群稳定性分析
三、客户群消费趋势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对外贸易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对外贸易制造行业的投资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风险
五、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潜在风险
第二节 对外贸易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对外贸易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22-2026年对外贸易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对外贸易行业投资机遇
第四节 2022-2026年对外贸易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八章 对外贸易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对外贸易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对外贸易品牌的重要性
二、对外贸易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对外贸易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对外贸易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对外贸易经营策略分析
一、对外贸易市场细分策略
二、对外贸易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对外贸易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对外贸易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22-2026年对外贸易行业投资战略
二、2022-2026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对外贸易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对外贸易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的投资建议
一、中国对外贸易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
二、中国对外贸易行业的重点投资产品
1、对等贸易
2、展买贸易
3、加工贸易
4、补偿贸易
我国对RCEP成员国货物进出口额(中国对各成员国货物进出口额汇总)不断创新高,已经突破10万亿元。如今RCEP的正式签署将为成员国之间提供更方便的贸易环境,如更低的贸易关税以及更加开放的市场。中国作为RCEP重要的一员,RCEP将为中国对外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在国内产业链条长、增值部分多。我国货物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稳步提升,表明我国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发展动力日益增强。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10.7万亿元,增长 6%,占出口总额的59.4%。其中,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集成电路、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0.4%、24.2%、15%、4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 万亿元,增长6.5%,快于整体出口增速2.5个百分点,占整体出口的 29.9%。同期,纺织品、服装、鞋类、箱包、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6万亿元,增长9.8%。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出口有效带动了出口增长。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4385亿元,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9个百分。
从进口看,疫情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为扩大进口提供了有力支撑。集成电路、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等是我国主要进口产品。中国煤、原油、天然气、铁矿砂等资源型产品进口量分别增长1.5%、7.3%、5.3%和9.5%。粮食、肉类、大豆等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了28%、60.4%、13.3%。消费品进口增长迅速,其中,化妆品、医药品进口额分别增长29.7%和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