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多能互补是一种能源政策。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源互相补充,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合理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世界石油危机使许多国家认识到依赖一、两种主要能源非常危险,而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所以有人主张多种能源并重,相互补充。中国从80年代初开始制订的能源政策,要求逐步改变单一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尽可能开发利用其他能源资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的合理利用,特别是要不断增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如水电、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氢能等的开发利用。
2016年7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显示,“十三五”期间,将要建成国家级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示范工程20项以上,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3项以上。这一文件希望推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以及“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这两种多能互补集成模式。
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司相关信息,收到地方申报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超过500个。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入选项目共计23个。
从中国第一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地区分布来看,主要还是分布在传统的能源大省。排名第一的是山西省,首批共有5个项目入选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其次是河北省,数量达到4个。青海省、内蒙古和江苏省数量均为2个,其他几个省市数量均保持在1个。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布局建设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二是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从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项目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方面,数量为17个,占比73.91%。
报告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方法
3、报告简介
第一章 产品定义与分类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分类
第三节 产品用途
第二章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多能互补行业现状概述
第二节 多能互补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第三节 多能互补行业政策环境
一、 国内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可能得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
二、 国外政策
1、产品政策
2、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章 2017-2021年全球多能互补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全球多能互补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全球多能互补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全球多能互补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多能互补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多能互补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多能互补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多能互补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总体规模
一、多能互补产业总体规模
二、多能互补行业生产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中国多能互补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多能互补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多能互补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多能互补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多能互补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多能互补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多能互补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多能互补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 多能互补行业相关标准分析
第三节 多能互补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多能互补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二、 多能互补行业专利技术分析
1、多能互补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2、多能互补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3、多能互补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4、多能互补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七章 我国多能互补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21年中国多能互补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多能互补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多能互补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多能互补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多能互补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多能互补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多能互补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多能互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多能互补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多能互补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多能互补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多能互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多能互补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八章 多能互补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节 市场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市场壁垒
一、市场进入门槛
二、市场成长门槛
三、市场壁垒预测
第三节 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市场发展优势分析
二、市场发展劣势分析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多能互补市场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规模
二、华东地区多能互补市场特点
三、华东地区多能互补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规模
二、华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特点
三、华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规模
二、华中地区多能互补市场特点
三、华中地区多能互补市场潜力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规模
二、华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特点
三、华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潜力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规模
二、西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特点
三、西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潜力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规模
二、西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特点
三、西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潜力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规模
二、东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特点
三、东北地区多能互补市场潜力分析
第十章 多能互补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智慧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陕西光伏产业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西藏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山东省多能互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任丘市多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多能互补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多能互补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能源
2、电子行业
3、互联网行业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多能互补行业的意义
第三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多能互补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多能互补行业的意义
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十二章 市场替代品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产品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多能互补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品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多能互补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市场热点深度分析
第一节 市场产业链分析及延长策略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对市场影响
第三节 低碳循环经济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四节 市场“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点
第五节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十四章 多能互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多能互补行业政策趋向
第二节 2022-2026年我国多能互补行业趋势分析
一、2022-2026年我国多能互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22-2026年我国多能互补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五章 2022-2026年中国多能互补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多能互补市场发展前景
第二节 2022-2026年多能互补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需求预测
三、2022-2026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2022-2026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前景展望分析
一、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基础建设猛增带给行业的机遇分析
三、多能互补迎来政策发展机遇
第五节 多能互补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十六章 多能互补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研究
第一节 多能互补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1、经销商组合模式
2、终端直营模式
3、厂商终端联盟模式
4、经销直营结合模式
5、直销模式
第二节 多能互补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策略
一、大客户直供销售渠道建立策略
二、网络经销渠道优化
三、渠道经销管理问题
第三节 多能互补主要客户群分析
一、客户群消费特征分析
二、客户群稳定性分析
三、客户群消费趋势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多能互补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多能互补制造行业的投资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风险
五、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潜在风险
第二节 多能互补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多能互补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22-2026年多能互补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多能互补行业投资机遇
第四节 2022-2026年多能互补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八章 多能互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多能互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多能互补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多能互补品牌的重要性
二、多能互补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多能互补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多能互补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多能互补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多能互补经营策略分析
一、多能互补市场细分策略
二、多能互补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多能互补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多能互补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22-2026年多能互补行业投资战略
二、2022-2026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多能互补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多能互补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多能互补行业的投资建议
一、中国多能互补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
二、中国多能互补行业的重点投资产品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作为能源行业的新业态,国内尚无成熟的建设运营经验,所有市场主体处在同一起跑线。未来谁能笑傲江湖,关键在于谁能迅速适应新业态,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商。目前来看,综合能源服务商应具备以下能力:业务涵盖发电、配电网、燃气、热力、供冷、供水等多个领域,能够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对供能方案进行统筹优化,对多能互补系统实施智能调度运行,积极顺应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方向,建立完善的能源市场交易平台,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能源服务等。
“十三五”期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将越来越多地满足新增用能需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还将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作为能源系统优化的重点工程之一,并以专栏形式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因此,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中,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又是重中之重。
根据初步统计,全国现有200余个国家级产业园区,1300余个省级产业园区,逾万个县级产业园区。若全国三分之一的产业园区实施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市场空间将达万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