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棉混纺布是指采用棉纤维和其它一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纤维混纺成纱线织成的布。根据所处棉布制造工艺流程的位置不同,可将棉混纺布分为棉混纺坯布和棉混纺印染布两类。棉混纺胚布指由棉纤维通过纺织加工制成,未经染整加工的。坯布可分为毛坯和光坯,毛坯就是指从织机上下来未经漂染处理的坯布,而光坯就是指经过漂染处理后的坯布。棉混纺印染布是指棉混纺胚布经过印染加工而形成的布。根据印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纯棉染色布、纯棉色织布、纯棉印花布和其他布印染布。
从进口来看,我国棉混纺布进口量为12168万米,后我国棉混纺布进口量下降到为6687万米,进口量整体上呈现下滑趋势。进口量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棉混纺布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对于棉混纺布需求量的下降。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1-7月我国棉混纺布进口量仅为2541万米,同比下降36.8%。
从出口来看,我国棉混纺布出口量为147154万米,后我国棉混纺布出口量上升为171657万米,我国棉混纺布出口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棉混纺布出口量的上升主要是由于我国纺织业发达,人力成本低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受到疫情的影响,1-7月我国棉混纺布出口量为67063万米,同比下降33.8%。
我国棉混纺胚布进口量为891万米,棉混纺印染布进口量为5796万米。我国棉混纺胚布和棉混纺印染布进口量整体上呈现下跌的趋势,进口产品中棉混纺印染布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由于我国纺织工业发达,将棉混纺胚布加工成棉混纺印染布所需的成本较低,而且棉混纺印染布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利润都高于棉混纺胚布,因此我国主要以棉混纺印染布出口为主。我国棉混纺印染布出口量为149868万米,而棉混纺胚布的出口量仅为21789万米,仅为棉混纺印染布出口量的七分之一。
报告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方法
3、报告简介
第一章 产品定义与分类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分类
一、棉纱
二、棉线
第三节 产品用途
一、服装行业
二、纺织服装原材料
第二章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棉纺织行业现状概述
第二节 棉纺织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第三节 棉纺织行业政策环境
一、 国内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可能得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
二、 国外政策
1、产品政策
2、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章 2017-2021年全球棉纺织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全球棉纺织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全球棉纺织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全球棉纺织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棉纺织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棉纺织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棉纺织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棉纺织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棉纺织行业总体规模
一、棉纺织产业总体规模
二、棉纺织行业生产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中国棉纺织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国棉纺织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棉纺织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棉纺织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棉纺织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棉纺织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棉纺织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棉纺织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 棉纺织行业相关标准分析
第三节 棉纺织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棉纺织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二、 棉纺织行业专利技术分析
1、棉纺织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2、棉纺织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3、棉纺织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4、棉纺织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七章 我国棉纺织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棉纺织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21年中国棉纺织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棉纺织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棉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棉纺织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棉纺织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棉纺织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棉纺织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棉纺织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棉纺织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棉纺织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棉纺织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棉纺织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棉纺织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八章 棉纺织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节 市场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市场壁垒
一、市场进入门槛
二、市场成长门槛
三、市场壁垒预测
第三节 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市场发展优势分析
二、市场发展劣势分析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棉纺织市场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棉纺织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棉纺织市场规模
二、华东地区棉纺织市场特点
三、华东地区棉纺织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棉纺织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棉纺织市场规模
二、华南地区棉纺织市场特点
三、华南地区棉纺织市场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棉纺织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棉纺织市场规模
二、华中地区棉纺织市场特点
三、华中地区棉纺织市场潜力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地区棉纺织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棉纺织市场规模
二、华北地区棉纺织市场特点
三、华北地区棉纺织市场潜力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棉纺织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棉纺织市场规模
二、西北地区棉纺织市场特点
三、西北地区棉纺织市场潜力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棉纺织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棉纺织市场规模
二、西南地区棉纺织市场特点
三、西南地区棉纺织市场潜力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棉纺织市场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棉纺织市场规模
二、东北地区棉纺织市场特点
三、东北地区棉纺织市场潜力分析
第十章 棉纺织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天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江苏联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山东如意时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棉纺织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棉纺织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棉花种植
2、纺织机械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棉纺织行业的意义
第三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服装行业
2、纺织服装原材料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棉纺织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棉纺织行业的意义
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十二章 市场替代品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产品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棉纺织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品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棉纺织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市场热点深度分析
第一节 市场产业链分析及延长策略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对市场影响
第三节 低碳循环经济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四节 市场“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点
第五节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十四章 棉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棉纺织行业政策趋向
第二节 2022-2026年我国棉纺织行业趋势分析
一、2022-2026年我国棉纺织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22-2026年我国棉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五章 2022-2026年中国棉纺织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棉纺织市场发展前景
第二节 2022-2026年棉纺织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棉纺织行业需求预测
三、2022-2026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2022-2026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前景展望分析
一、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基础建设猛增带给行业的机遇分析
三、棉纺织迎来政策发展机遇
第五节 棉纺织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十六章 棉纺织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研究
第一节 棉纺织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第二节 棉纺织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策略
一、大客户直供销售渠道建立策略
二、网络经销渠道优化
三、渠道经销管理问题
第三节 棉纺织主要客户群分析
一、客户群消费特征分析
二、客户群稳定性分析
三、客户群消费趋势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棉纺织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棉纺织制造行业的投资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风险
五、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潜在风险
第二节 棉纺织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棉纺织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22-2026年棉纺织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棉纺织行业投资机遇
第四节 2022-2026年棉纺织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八章 棉纺织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棉纺织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棉纺织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棉纺织品牌的重要性
二、棉纺织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棉纺织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棉纺织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棉纺织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棉纺织经营策略分析
一、棉纺织市场细分策略
二、棉纺织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棉纺织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棉纺织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22-2026年棉纺织行业投资战略
二、2022-2026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棉纺织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棉纺织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棉纺织行业的投资建议
一、中国棉纺织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
二、中国棉纺织行业的重点投资产品
1、纯棉染色布
2、纯棉色织布
3、纯棉印花布
4、其他布印染布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又增加了新的竞争对手,那就是经济发达的原来的纺织大国。近3年来,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要在过去的去工业化过程之后,重新再工业化。美国目前已经有一批新建的棉纺厂开工了。这说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变化,和我们竞争的已经不仅仅是原来的竞争对手。中国制造业,特别是中国纺织产业必须头脑清醒、面向全球、脚踏实地、扎实创新,努力贯彻“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奋勇努力、夺取前沿,克服经济发达的原纺织大国“再工业化”,低中档纺织产品生产正向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双重压力。
近年来,绿色环保成为了发展潮流,绿色环保理念也深入人心。中央出台多部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整治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棉混纺布行业作为一个高污染行业也受到重点打击,中小企业因无法负担高额的污染治理费用,一部分开始转型,将传统工厂关闭,转向研究设计领域,从事产品研发;另一部分选择将工厂向印度和东南亚地区转移,印度和东南亚地区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几乎不存在的环保监管,将是未来我国低端制造业的主要转移方向。随着中小企业或转型或向其他地区转移,我国绵纺布行业的市场将向大企业集中,市场集中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