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新材料的发现、研发和应用推广引领着社会进步、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材料产业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一代新材料铸造一代新装备,强大一代产业。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新材料产业涉及先进玻璃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重要专业领域,涵盖上万种具体产品,是我国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关键基础原材料,支撑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化工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新能源成了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最为投资者所看好的新材料领域,材料创新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化工新材料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低碳经济领域新兴产业之一,根据《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化工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石油和化工“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国内高端化工新材料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到10年左右,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化工新材料发展重点包括:特种合成橡胶、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氟硅材料、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领域。
国内化工新材料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进口量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在56%左右,其中新领域的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仅为52%,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自给率仅为35%和30%。化工新材料产品都会经历产品毛利率波动和进口替代率不断上升的过程。在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过程中,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不突出,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产能扩张即能获得与投资成正比的利润,多数企业能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高壁垒带来高的回报,尖端化工新材料产品毛利率在70%以上,远远超过大宗化学品15%左右的行业平均利润。
报告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方法
3、报告简介
第一章 产品定义与分类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分类
一、复合新材料
二、超导材料
三、能源材料
四、智能材料
五、磁性材料
六、纳米材料
第三节 产品用途
一、物理研究
二、阻燃
三、低碳
四、工程
五、汽车
第二章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新材料行业现状概述
第二节 新材料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第三节 新材料行业政策环境
一、 国内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可能得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
二、 国外政策
1、产品政策
2、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章 2017-2021年全球新材料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全球新材料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全球新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全球新材料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新材料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新材料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新材料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行业总体规模
一、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
二、新材料行业生产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中国新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国新材料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新材料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新材料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新材料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新材料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新材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新材料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 新材料行业相关标准分析
第三节 新材料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新材料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二、 新材料行业专利技术分析
1、新材料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2、新材料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3、新材料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4、新材料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七章 我国新材料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21年中国新材料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新材料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新材料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新材料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新材料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新材料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新材料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新材料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新材料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新材料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新材料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新材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新材料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八章 新材料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节 市场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市场壁垒
一、市场进入门槛
二、市场成长门槛
三、市场壁垒预测
第三节 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市场发展优势分析
二、市场发展劣势分析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市场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新材料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新材料市场规模
二、华东地区新材料市场特点
三、华东地区新材料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新材料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新材料市场规模
二、华南地区新材料市场特点
三、华南地区新材料市场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新材料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新材料市场规模
二、华中地区新材料市场特点
三、华中地区新材料市场潜力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地区新材料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新材料市场规模
二、华北地区新材料市场特点
三、华北地区新材料市场潜力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新材料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新材料市场规模
二、西北地区新材料市场特点
三、西北地区新材料市场潜力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新材料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新材料市场规模
二、西南地区新材料市场特点
三、西南地区新材料市场潜力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新材料市场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新材料市场规模
二、东北地区新材料市场特点
三、东北地区新材料市场潜力分析
第十章 新材料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银基烯碳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新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新材料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原材料供给
2、制造机械
3、材料研究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新材料行业的意义
第三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物理研究
2、阻燃
3、低碳
4、工程
5、汽车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新材料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新材料行业的意义
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十二章 市场替代品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产品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新材料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品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新材料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市场热点深度分析
第一节 市场产业链分析及延长策略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对市场影响
第三节 低碳循环经济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四节 市场“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点
第五节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十四章 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新材料行业政策趋向
第二节 2022-2026年我国新材料行业趋势分析
一、2022-2026年我国新材料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22-2026年我国新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五章 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新材料市场发展前景
第二节 2022-2026年新材料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行业需求预测
三、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前景展望分析
一、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基础建设猛增带给行业的机遇分析
三、新材料迎来政策发展机遇
第五节 新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十六章 新材料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研究
第一节 新材料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第二节 新材料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策略
一、大客户直供销售渠道建立策略
二、网络经销渠道优化
三、渠道经销管理问题
第三节 新材料主要客户群分析
一、客户群消费特征分析
二、客户群稳定性分析
三、客户群消费趋势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制造行业的投资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风险
五、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潜在风险
第二节 新材料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新材料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22-2026年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新材料行业投资机遇
第四节 2022-2026年新材料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八章 新材料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新材料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新材料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新材料品牌的重要性
二、新材料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新材料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新材料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新材料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新材料经营策略分析
一、新材料市场细分策略
二、新材料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新材料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新材料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22-2026年新材料行业投资战略
二、2022-2026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新材料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新材料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新材料行业的投资建议
一、中国新材料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
二、中国新材料行业的重点投资产品
1、永磁材料
2、软磁材料
3、太阳能电池材料
4、储氢材料
5、固体氧化物电池材料
6、高温超导材料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新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在新材料应用最广泛的建材领域,新材料产业产值占比已由14%增至近20%,先后培育出碳纤维、风电叶片、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显示玻璃、石墨烯等多个数百亿元产值的产业,以及特高压陶瓷绝缘子、蓝宝石衬底、闪烁晶体、气凝胶等数十亿元产值的产业。
不仅如此,传统建筑材料经过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了新功能。我国浮法玻璃实现了由传统建筑玻璃领域向信息显示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突破了汽车玻璃、超薄信息显示玻璃、高强锂铝硅玻璃等特种玻璃关键制备技术并实现工业化生产;自主开发的特种石英玻璃、红外玻璃应用于天宫、探月、北斗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我国前三大玻纤企业占据了全世界玻纤产量的50%以上,高强玻纤、高模玻纤、电子级玻纤、低介电玻纤、高硅氧玻纤等新材料已实现产业化。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材料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并有效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研制的复合材料主结构件成功应用于我国首个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推进分系统、电源系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大尺寸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多个卫星,在空间遥感卫星领域实现应用突破和自主保障;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碲化镉发电玻璃成功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馆等重大工程;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研发的低热水泥成功应用于乌东德水电站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特高拱坝;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TPO防水卷材成功应用在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冬奥会建设工程中。
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新材料产业必将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主可控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新材料产业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为我国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