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增稠剂又称胶凝剂,是一种能增加胶乳、液体黏度的物质,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增稠剂可以提高物系黏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大多数增稠剂兼具乳化作用。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品大多数从含多糖类黏性物质的植物和海藻类制取,如淀粉、阿拉伯胶、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胶、角叉胶、糊精等,通用明胶、可溶性淀粉、多糖衍生物等可用于化妆品;合成品有羧甲基纤维素、丙二醇藻蛋白酸酯、甲基纤维素、淀粉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藻蛋白酸钠、酪蛋白、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增稠剂广泛用于食品(如在调味酱、果酱、冰淇淋、罐头等中添加提高食品黏度或形成凝胶的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洗涤剂、乳胶、印染、医药、橡胶、涂料等。
增稠剂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提高产品的黏度或稠度,具有用量小、增稠明显、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制药、印染、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采油、造纸、皮革加工等行业中。
工业增稠剂起源于20世纪,Coodrich公司首先将第一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增稠剂——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引入市场。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将聚丙烯酸钠应用于食品方面。目前,W/O型聚丙烯酸胶乳作为水相增稠剂已经广泛应用到纺织印花浆、染整和工业涂料等领域。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合成增稠剂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国内已经研究开发成功一些合成增稠剂,它们大部分属阴离子型合成增稠剂,如中科大研制的合成增稠剂KG-201以及沈阳化工院研制的合成增稠剂PF。交联型聚丙烯酸胶乳作为涂料印花增稠剂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类阴离子型增稠剂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耐电解质性能、色浆触变性、印花时得色量等均不十分理想。20世纪80年代,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相继发展起来。
行业相关企业数量来看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其中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约1500家,规模以上企业800多家,销售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约20家(共计600亿元,占全行业的50%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大企业之间市场争夺战将日趋激烈。行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广、浙、江、沪等经济发达区域,国有企业进一步淡化出该市场,外资企业通过并购等手段进入该市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报告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方法
3、报告简介
第一章 产品定义与分类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分类
第三节 产品用途
一、化妆品行业
二、医药业
第二章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增稠剂行业现状概述
第二节 增稠剂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第三节 增稠剂行业政策环境
一、 国内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可能得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
二、 国外政策
1、产品政策
2、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章 2017-2021年全球增稠剂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全球增稠剂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全球增稠剂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全球增稠剂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增稠剂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增稠剂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增稠剂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增稠剂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增稠剂行业总体规模
一、增稠剂产业总体规模
二、增稠剂行业生产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中国增稠剂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国增稠剂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一、增稠剂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增稠剂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增稠剂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增稠剂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增稠剂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增稠剂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增稠剂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 增稠剂行业相关标准分析
第三节 增稠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增稠剂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二、 增稠剂行业专利技术分析
1、增稠剂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2、增稠剂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3、增稠剂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4、增稠剂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七章 我国增稠剂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中国增稠剂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21年中国增稠剂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增稠剂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增稠剂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增稠剂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增稠剂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增稠剂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增稠剂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增稠剂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增稠剂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增稠剂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增稠剂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增稠剂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增稠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增稠剂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八章 增稠剂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节 市场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市场壁垒
一、市场进入门槛
二、市场成长门槛
三、市场壁垒预测
第三节 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市场发展优势分析
二、市场发展劣势分析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增稠剂市场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增稠剂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增稠剂市场规模
二、华东地区增稠剂市场特点
三、华东地区增稠剂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增稠剂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增稠剂市场规模
二、华南地区增稠剂市场特点
三、华南地区增稠剂市场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增稠剂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增稠剂市场规模
二、华中地区增稠剂市场特点
三、华中地区增稠剂市场潜力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地区增稠剂市场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增稠剂市场规模
二、华北地区增稠剂市场特点
三、华北地区增稠剂市场潜力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增稠剂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增稠剂市场规模
二、西北地区增稠剂市场特点
三、西北地区增稠剂市场潜力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增稠剂市场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增稠剂市场规模
二、西南地区增稠剂市场特点
三、西南地区增稠剂市场潜力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增稠剂市场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增稠剂市场规模
二、东北地区增稠剂市场特点
三、东北地区增稠剂市场潜力分析
第十章 增稠剂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浙江天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临沂国力化工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中国石油化学昆山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郑州贝克曼胶体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河北鑫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防城港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南阳泰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江苏东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增稠剂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增稠剂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纤维素
2、聚丙烯酸酯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增稠剂行业的意义
第三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行业现状
二、市场现状分析
1、化妆品行业
2、医药业
三、发展趋势预测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增稠剂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增稠剂行业的意义
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十二章 市场替代品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产品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增稠剂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品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增稠剂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市场热点深度分析
第一节 市场产业链分析及延长策略
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对市场影响
第三节 低碳循环经济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四节 市场“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点
第五节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市场发展影响
第十四章 增稠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增稠剂行业政策趋向
第二节 2022-2026年我国增稠剂行业趋势分析
一、2022-2026年我国增稠剂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22-2026年我国增稠剂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五章 2022-2026年中国增稠剂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增稠剂市场发展前景
第二节 2022-2026年增稠剂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增稠剂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增稠剂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增稠剂行业需求预测
三、2022-2026年中国增稠剂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2022-2026年中国增稠剂行业前景展望分析
一、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基础建设猛增带给行业的机遇分析
三、增稠剂迎来政策发展机遇
第五节 增稠剂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十六章 增稠剂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研究
第一节 增稠剂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第二节 增稠剂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策略
一、大客户直供销售渠道建立策略
二、网络经销渠道优化
三、渠道经销管理问题
第三节 增稠剂主要客户群分析
一、客户群消费特征分析
二、客户群稳定性分析
三、客户群消费趋势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增稠剂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增稠剂制造行业的投资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风险
五、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潜在风险
第二节 增稠剂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增稠剂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22-2026年增稠剂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增稠剂行业投资机遇
第四节 2022-2026年增稠剂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八章 增稠剂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增稠剂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增稠剂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增稠剂品牌的重要性
二、增稠剂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增稠剂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增稠剂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增稠剂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增稠剂经营策略分析
一、增稠剂市场细分策略
二、增稠剂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增稠剂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增稠剂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22-2026年增稠剂行业投资战略
二、2022-2026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增稠剂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增稠剂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增稠剂行业的投资建议
一、中国增稠剂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
二、中国增稠剂行业的重点投资产品
1、无机盐类增稠剂
2、脂肪酸类增稠剂
3、烷醇酰胺类增稠剂
4、醚类增稠剂
根据行业骨干企业上报的主要品种生产销售数据来看,5年来,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的产量从947万吨增长到120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3%;食品增稠剂主要产品销售额从935亿元增长到116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0%;同期出口额则基本维持在36亿-37亿美元左右。行业生产经营的趋势是保持稳定发展,主要品种产量和产值波动不大,部分品种产能还处于过剩状态,少数品种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短时性紧缺,但很快就会恢复供需平衡,行业一直发挥着保障食品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我国食品增稠剂生产加工得到飞速发展:微生物多糖随着黄原胶产量的猛增外,相继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壁垒,结冷胶的研发生产,使得目前国产结冷胶产量大大提高,并以其优良的性价比,获得国内及亚洲广大食品企业青睐,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几年,可得然胶、普鲁兰多糖又连续问世,产能由小变大,产品品种日益增多。我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大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不断推出,已被国际食品配料巨头瞄准。近两三年,国内许多产品的生产厂家已被国外公司收购重组,黄原胶、结冷胶、果胶等产品发展前景堪忧。
当前,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家在对食品安全加强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法规标准不完善、执法不够科学的问题,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二是各种成本上升,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三是部分产品盲目扩大产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低价格的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