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市场信息研究网!
Z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研究报告 > 碳中和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碳中和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RN-3441
交付时间:1-3个工作日
表现形式:文字分析、数据比较、统计图表。
服务方式:E-mail发送电子版(Word版+Pdf版)、特快专递纸介版报告。
电子邮件:baogao@chinamrn.com
全国服务热线:4008-397-518(免长途话费)
报告服务电话:0571-88315896(陈老师)/0571-88318956(刘老师)

  • RMB15800
  • RMB15000
  • RMB15000
  • USD6500
  • USD6000
  • USD6000

版权声明:本报告由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撰写出品,通过市场信息研究网对外发布。无论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我公司将保留以法律手段维护版权之权利。如需购买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我们,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的服务。欢迎上门考察!(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报告描述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十四五”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各项指标的设定及政策导向。作为世界气候经济领域的代表人物,英国斯特恩勋爵表示“中国‘十四五’规划会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风向标”。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大力推进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将在世界范围内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疫情之后,在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应有意识地强化低碳转型,制定积极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各项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比如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的下降幅度,“十四五”目标不应低于“十三五”,因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基数更大,也将保持相当快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应达到20%左右,最少高于19%。在“十四五”GDP年均增速保持约5%预期下,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的幅度也应该达到19%20%左右。“十四五”应强化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目标,以作为我国落实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的阶段性指标,对外展现强化NDC目标的对策和行动。

“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高,化石能源消费量增长缓慢且逐渐趋于稳定,其中煤炭消费量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处于稳定或呈下降趋势,所以“十四五”更应该重视能源结构的调整,新增加的能源需求主要依靠发展非化石能源增量来满足。应该考虑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以作为落实二氧化碳达峰NDC目标的阶段性举措。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会促进企业和地方更多地采用和发展非化石能源,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供应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能源,避免能源总量控制目标成为企业和地方发展的天花板,因此可考虑利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渐整合或取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十四五”期间应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各项指标的规划和“十五五”、2030年自主减排承诺NDC目标相统筹。为了实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努力早日达峰,“十四五”期间东部沿海较发达的省市要率先达峰,才能为“十五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达峰奠定基础。“十四五”期间还应该推进工业部门们,特别是钢铁、水泥、炼铝等重点高耗能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率先达峰。在经济总体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在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高耗能原材料产品的需求总体趋于饱和或者开始下降,因此高耗能和重化工部门有望通过努力在“十四五”期间率先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可为数字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留有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空间。

“十四五”期间还要落实促进低碳转型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特别是要推进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碳交易市场从电力部门启动,应尽快推广到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尽快开展实质性交易,不断改进碳排放配额分配办法,保持合理碳价水平,用市场手段引导节能、二氧化碳减排以及社会投资,为我国实现2030NDC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image.png

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金额变化情况来看,2016-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仅在20172018两年有小幅度减少。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了1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3.51%,创下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新高。



报告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碳中和行业背景

第一章 碳中和及碳达峰基本概述

第一节 碳中和概念界定

一、气候目标相关概念

二、碳中和科学含义

三、碳中和实现意义

四、碳中和根本要求

五、碳中和推进路径

第二节 碳中和愿景

一、碳中和愿景基本概述

二、碳中和愿景根本影响

三、碳中和愿景机遇挑战

第三节 碳达峰概念界定

一、碳达峰基本含义

二、碳达峰政策内涵

三、碳达峰内在逻辑

四、碳达峰战略意义

第二章 2018-2023年6月中国碳中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经济环境

一、宏观经济概况

二、工业运行情况

三、宏观经济展望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一、人口规模与构成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

第三节 能源环境

第四节 生态环境

第五节 技术环境

一、碳中和亟需科技支撑

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要求

三、技术发展总体目标路径

四、碳中和愿景下科技发展建议

第三章 中国碳中和政策分析

第一节 碳中和政策体系

一、政策历程

二、政策汇总

三、行业标准

第二节 重点碳中和政策解读

一、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

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三、应对气候变化指导意见

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五、碳中和政策建议分析

第四章 碳中和行业标准及认证

第一节 碳中和行业标准

一、温室气体量化标准

1、ISO 14064系列标准

2、PAS 2050

3、GHG Protocol

4、ISO 14067

二、碳中和标准

1、PAS 2060

2、ISO 14068

第二节“碳”标准的认证实践

一、企业温室气体清单核查

二、碳足迹核查

三、低碳产品认证

四、碳中和认证

五、定制化技术服务

第三节 零碳认证流程

第四节 零碳产品认证案例

一、大自然家居

二、箭牌家居

三、欧莱雅中国

第五节 零碳认证成本收益情况

第二部分 全球碳中和产业现状

第五章 全球碳达峰市场现状及碳中和发展规划

第一节 全球碳中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2018-2023年6月全球碳排放量及增速分析

第三节 全球碳达峰进程

一、全球已实现碳达峰国家数量变化

二、全球主要碳排放国家中已实现碳达峰国家时间表

第四节 碳达峰国家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比重

第五节 全球碳中和规划汇总

第六节 全球碳交易体系及碳排放交易市场分析

一、碳市场发展历程概述

二、碳市场发展趋势

1、碳市场和碳税混合使用

2、全球碳市场加速发展,配额价格相差悬殊

3、碳市场覆盖行业广泛,参与主体多元化

4、后疫情时代全球合作加速进行

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

四、区域性排放交易体系(RGGI)

第三部分 中国碳中和产业链剖析

第六章 碳中和上游分析:碳排放

第一节 碳中和产业链结构

第二节 碳排放

一、中国碳排放现状

二、2018-2023年6月中国碳排放量及增速分析

三、2022年中国碳排放来源结构

四、中国碳中和发展路径及策略

第三节 碳排放主要行业发展现状

一、火力发电

二、钢铁

三、水泥

四、电解铝

第七章 碳中和中游分析:能源替代

第一节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第三节 细分行业发展概况

1、光伏发电

2、风电

3、水电

4、核电

第四节 中国清洁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中国清洁能源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八章 碳中和中游分析:节能减排

第一节 钢铁行业

第二节 建筑行业

第三节 交通运输行业

一、铁路交通运输电气化

二、公路交通运输电气化

第四节 低碳发展机制:完善绿色发展机制,碳中和债券发行提速

第九章 碳中和中游分析:碳捕捉

第一节 CCUS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CCUS碳捕捉的技术路线

第三节 国外典型的CCUS应用工程

第四节 国内典型的CCUS应用工程

第五节 CCUS发展重点

第十章 碳中和下游分析:碳交易

第一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中国碳交易体系及碳排放交易市场分析

一、中国碳交易现状

二、2018-2023年6月中国碳交易额及增速分析

三、2018-2023年6月中国碳交易量及增速分析

四、中国碳中和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痛点分析

第三节 碳中和区域格局

一、中国各试点碳排放量交易额

二、中国各试点碳排放量交易量

三、中国碳中和产业各地区发展侧重点分析

第十一章 2018-2023年6月碳交易价格走势

第一节 2018-2023年6月中国碳交易价格走势

第二节 影响碳交易价格的原因

第三节 2023-2027年中国碳交易价格预测

第四部分 中国碳中和产业格局

第十二章 中国碳中和产业竞争状态及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一、中国碳中和产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二、中国碳中和产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第二节 中国碳交易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一、中国碳中和相关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碳中和产业区域市场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碳中和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七节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八节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九节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节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部分 碳中和行业前景及建议

第十四章 碳中和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海洋石化开采产业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节 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

第三节 碳中和相关投资情况预测

第四节 2023-2027年中国碳排放量预测

第五节 2023-2027年中国碳交易情况预测

第十五章2023-2027年中国碳中和发展趋势和前景预测

第一节 碳中和战略推进前景

一、碳中和战略机遇

二、碳中和战略规划

三、生态修复助力碳中和

第二节 十四五碳排放目标

一、能源和碳排放整体目标

二、能源与电力行业

三、交通、建筑与工业

四、大气污染防控和协同治理

第十六章 加工企业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加工行业碳中和宣言

第二节 加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果

第三节 碳中和下加工企业战略布局

第四节 碳中和下加工企业国际经验

第五节 碳中和下加工行业发展挑战

第六节 碳中和下加工行业应对策略

第十七章 中国碳中和产业市场前瞻及投资策略建议

第一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发展潜力评估

一、行业发展现状总结

二、行业影响因素总结

三、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第二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三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发展趋势预判

第四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第五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六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第七节 中国碳中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公司介绍

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先略”)创立于2008年4月,是一家从事市场调查、行业研究、商业策划、项目咨询、工程咨询及专项调研的综合咨询机构。公司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诚信务实、精诚协作、积极严谨、开拓创新”的作风,竭诚为各地政府机构、科研院校、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上市公司及各细分行业企事业单位提供富有战略意义的咨询服务。

公司愿景:成为一家备受客户尊重的国际化综合咨询企业。

公司使命:帮助客户掌握市场先机、研究发展战略,为客户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核心价值:调查研究市场,解决客户问题,帮助客户成功!

研究领域
我们的客户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8-397-518
报告订购热线一:0571-88315896(陈老师)
报告订购热线二:0571-88318956(刘老师)
可研/商业计划书:18667135111(冷经理)
24小时传真:0571-88037709
电子邮箱:baogao@chinamrn.com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世纪大道168号理想国际大厦22层
报告订购流程
购买步骤:
1、您确定购买意向
2、双方签订购买合同
3、您支付购买款项
4、给您快递产品及发票
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8-397-518
0571-88315896(陈老师)
0571-88318956(刘老师)
传真号码:0571-88037709
电子邮箱:baogao@chinamrn.com
付款信息:
开户名: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帐 号:1202 0276 0990 0041 273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市城站支行
银行行号:102331002778
发货时间:
3-5天(定制产品除外)
发送方式:
国内:特快专递
国外:DHL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4008-397-518
陈老师:0571-88315896
刘老师:0571-88318956
关注我们
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 行业研究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报告
4008-397-518工作日:8:30-18:00
周 六:9:00-17:30
Baidu
map